•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苏庄草龙”在校园中舞动
  • 资讯类型:政策法规  /  发布时间:2010-05-11  /  浏览:3830 次  /  

 “前面的同学注意把好龙头的方向,后面持龙身的同学不要乱了脚步,行进时相互之间要做好配合……”日前,记者来到苏庄镇初中时,见到该校草龙队的同学们正在学校操场上操练,一旁的指导老师正手把手地教他们舞龙的动作。制作简易但神韵十足的苏庄草龙在孩子们的手中舞动得有模有样。
  “舞草龙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一,我们班的男同学全都报名参加了,而且从不落下一节活动课。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,从不会到会,从刚开始的摸不着头脑,到现在已掌握了一点技巧,舞起来特有劲儿!”刚从场上下来的同学汪晓浩一边擦着汗,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,他父亲是镇上有名的舞龙队员,有空的时候父亲就手把手传授他舞龙技术。
  据了解,每逢中秋,苏庄草龙便是苏庄镇上的一道壮观的民俗文化景观。苏庄镇20个行政村,有10个行政村成立了舞龙队。苏庄草龙与其它地方的草龙不同,它是用稻草扎成龙身,并插上密匝匝的香火,舞动时点燃全部香支,草龙就像一条火龙。在月光朦胧的中秋夜,香火草龙在空旷的田野里,腾云驾雾,狂奔飞舞,极为壮观。2007年,苏庄草龙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  “为了让后代子孙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,我们设立了苏庄草龙综合实践活动课,让孩子们系统地接触和学习草龙文化。”苏庄镇初中校长汪礼新相告,学校聘请了“苏庄草龙协会”原会长、当地舞龄最长的老艺人汪生荣作为技术指导顾问,聘请原镇文化站站长林延辉作为教学指导顾问,聘请“苏庄草龙”发起人江永远、汪加喜等人参与整理编写教学教材,还制定了2008年至2010年 “苏庄草龙”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,分年级组织学生定点、定时、分期、分目标进行系统教学。目前,该校一支素质较好的青少年草龙队已初步建成。“今年的中秋佳节,我们的学生草龙队将展示出他们的靓丽风采!”汪礼新说。
  学校设立草龙教学基地,得到了苏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。“舞草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瑰宝,一定要保护好、传承好,让这朵民间文化艺术之花越开越鲜艳。”苏庄镇党委书记方茂盛表示。
  最近,苏庄镇初中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,也是我县各类学校中第一个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。

帮助说明 | 法律声明 | 关于我们 | 收费标准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咨询
一毛网络
网站客服QQ:76935728
浙ICP备15029390号
回顶部